生活 来源:中新网 2022-01-06 18:34 阅读量:5745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为深化对峨眉山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胡军华研究员团队基于详实的两栖动物野外群落调查,并辅以文献资料,标本馆馆藏记录等,解析了峨眉山两栖动物系统发育和功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群落结构,并进一步评估了空间和环境因子在不同维度两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该研究成果近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期刊《Zoological Research》
根据消息显示,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沿地理梯度的内在驱动机制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其中,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更是难点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功能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通过整合物种多样性,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来探讨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机制,能更好地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山地系统孕育了进化上独特且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两栖动物来说尤其如此可是,当前大多数山地系统中两栖动物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尚不清楚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峨眉山的深壑峭壁成为了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栖息地,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较大的海拔跨度为理解两栖动物的海拔梯度格局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平台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结果表明,峨眉山两栖动物系统发育和功能多样性沿海拔均呈单峰分布,控制物种数的影响后,它们的标准化效应值随海拔升高单调递增系统发育净亲缘指数,最近亲缘指数及功能净亲缘指数均沿海拔呈现出由正转负的趋势,这表明群落结构经历了由聚集到发散的转变,并暗示构建机制可能存在由环境过滤到竞争排斥的变化
本研究阐明了环境过滤和竞争排斥在亚热带山地系统两栖动物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伴随着海拔升高,两者的主导作用可能会发生转换通过整合不同维度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山地系统两栖动物的群落构建机制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珠穆朗玛峰为中心,建立于1994年,总面积33819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有高等植物2550种,动物509种。是西藏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珍稀保护物种数量最多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铁路12306网站客户端